Skip to content
Home
我們的服務
臻愛葬禮
典雅葬禮
雅緻葬禮
尊榮葬禮
恩典葬禮
聖德葬禮
禮儀百科
古代喪葬文獻資源
傳統喪葬文獻資源
聯絡我們
復禮
即招魂,拿死者的衣服,登屋向北方呼喊死者的名字,希望招回其靈魂。
設重
所謂設重(音ㄔㄨㄥˊ),是指用一長條形木牌製成,懸置庭中,暫代亡靈所憑依的神主牌位。即現代我們所稱的神主牌。
墓葬風水
晉朝郭璞著《葬經》,提出墓葬風水之說,自此開啟中國人墓葬重風水的風俗。
七七齋
中國的佛門喪禮在唐朝漸漸形成,此時亦出現盛行「七七齋」,喪家延聘僧侶誦經拜懺,藉此替亡者消弭罪愆,助其往生極樂淨土。
凶肆
唐代的「凶肆」相當於現今之葬儀社,其中更有人以專唱哀歌為職業。
魂旛
《儀禮》中〈士喪禮〉記載:「死於適室,幠用殮衾。復者一人,以爵弁服簪裳於衣,左何之,扱領於帶,升自前東榮、中屋,北面招以衣,曰:『皋─某復!』三。降衣於前,受用篋,升自阼階,以衣屍,復者降自後西榮」。所以「魂旛」源自先秦復禮。
設重
《儀禮》中〈士喪禮〉記載:「重木,刊鑿之。甸人置重於中庭,三分庭一,在南」。「魂帛」源自先秦古禮「設重」。按台灣傳統禮俗,男性亡者的魂帛為綠色,女性亡者的魂帛則為黃色。
楮帛
紙錢的古代稱法即為「楮帛」。
虞祭
「安靈」是指亡者神主返回家堂並安奉於靈桌上,請問此儀式源自於古禮之「虞祭」禮。《儀禮》中〈既夕禮〉記載:「猶朝夕哭,不奠。三虞,卒哭。明日,以其班祔」,「虞」即指「安靈」的儀式。
屬纊
台灣民眾慣於親人病危之際,於病者口鼻上放置新綿絲以驗證有無氣息,藉以判斷是否已氣絕過世,此舉是源自於古禮的「屬纊」。《儀禮》中〈既夕禮〉記載:「屬纊,以俟絕氣」,係將新絲綿放置在病人口鼻上,藉以驗證病人是否還有氣息。
棺木
《禮記》中〈檀弓上〉記載:「有虞氏瓦棺,夏后氏堲周,殷人棺椁,周人牆置翣」,即有虞氏用陶製成葬具,夏后氏燒土製成磚塊,砌在瓦棺四周,殷人(商代)用木材製作棺和椁來當葬具,周人則在靈柩外面圍上屏障並加上棺飾。